毕节文明网 > 身边好人

刘莹:用爱与责任点燃教育“启明灯”

发布时间:2023-11-23   来源:黔西市文明网   
选择文字大小  
  

  人们常说教育事业是花的事业、果的事业、叶的事业,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是根的事业。黔西市第五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刘莹老师就是这些“根”中的一个,甘心做一个乡村教师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刘莹老师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就在学校承担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为使课堂教学高效有趣,备课时,她精心准备,力求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流畅且富于特色的教学方案。

  

  黔西市第五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莹说:“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比较,的确会有学生不愿意学的情况。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课上她严谨治学,课下,她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曾经,刘老师所任班级的一名学生,因学习成绩差,在初中毕业后不想升入高中,直接跑去汽车修理厂当学徒,得到消息的刘老师第一时间找到了这个学生,不仅劝他回来读完了高中,还读了大学。刘莹老师对学生的严始于对学生的爱,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刘莹老师的人生信条。

  

  黔西市第五中学学生董正洁说:“刘莹老师对我们特别好,能够深入的了解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在课堂上也积极和我们一起学习,经常给我们引导一些问题,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方便,我们和她就像朋友一样,关系就非常亲密,特别友善,我们都把她当作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

  2022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印发后,刘老师通过外出培训、网络学习、网络教研等多种途径深入学习,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也对全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进行了新课标的培训,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

  

  “现在的思政课与过去相比较有很大的改变,过去的思政课理论性强,现在的思政课更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思政课上我积极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等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情境化,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思考,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刘莹说道。

  2020年3月,刘莹老师获贵州省乡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称号,并成立了“贵州省刘莹乡村名师工作室”。为了多渠道学习,在工作室活动中,刘老师经常联合其他学科工作室一起交流、研讨,为工作室教师们搭建平台。每次外出培训回来,她都把自己学到的新方法、新思想、新理念分享给老师们,帮助他们更新教学观念,学习教学新技能。

  “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刘莹继续说道。

  作为毕节市和黔西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兼职教研员,又是一线教师,在一些乡镇学校,专业教师发展迷茫,专业发展受到了限制,刘老师每个学期都会坚持主动到乡镇课堂,在听课过程中发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她便及时记录下来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课后和执教老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改善措施,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刘老师既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黔西市政协委员,多年来,刘老师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丰硕的成果,2020年至今承担省级讲座1次、市级讲座13次、县级讲座10次,多次获得省、市、县级各类课程教学奖项。

  “刘莹老师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名师,思想上非常积极,教学上也非常扎实,服务尤其精准,作为乡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团结和带领全黔西市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积极上进,可以说为区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她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思考,作为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她在课题研究和微课型创作中,教学课堂(周达 刘璐 )


责任编辑:陈 红江
打印】【关闭】【收藏此文章

联系地址:毕节市行政办公中心9楼西0922 咨询电话:0857-8630030 咨询QQ:1509077332 邮编:551700
Copyright 毕节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毕节试验区网 黔ICP备 050004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