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文明网 > 文明城市

七星关区:打造生态宜居地 同心共筑幸福城

发布时间:2020-03-30   来源:七星关区文明办   
选择文字大小  
  

  时光见证着七星关区历史的积淀,也见证着七星关城市建设翻天覆地的巨变。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一直是七星关区人民的向往和期盼。 

  近年来,七星关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让城乡的山水底色更绿、更清,让百姓的生活环境更舒适、更幸福。 

  山水相映 生态“绿”起来 

  群山耸峙,溪河纵横,绿荫遮天……又到阳春三月,七星关区每个角落都点染着绿意,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这里正在发生一场“蝶变”。 

  曾几何时,倒天河遭受严重污染,河水不再清澈,环境不再美好。对此,七星关区委、区政府将生态建设作为一项硬指标,万众一心,一株株、一片片播撒着绿色的希望。 

  治理后的倒天河,水清界明、碧波逐浪,河畔匠心独运的亭台楼榭、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交相辉映,游人仿若置身“十里天河十里景,十里绿廊画中行”的仙幻奇景之中。 

  倒天河的蝶变,得益于七星关区从未间断过的生态建设。近年来,七星关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常抓不懈,全力推进城市转型升级,用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绿色福利”,不断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为了实现还河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毕节市实施了“19456”工程,加强对倒天河水库的环境整治,从源头上更好地保护毕节的母亲河。 

  伴随着“创园”工作的深入推进,七星关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弥补生态建设短板,着力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围绕“煤改清洁能源、矿山生态治理、矿产资源开采集中治理、流域治理和水源地治理工程、环境保护设施提升、环保能力建设”等领域实施六大工程,不断提升环保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绿色,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未来的七星关,“绿色”将成为永恒的底色。 

  截至2019年,毕节中心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57天(环境优良率97.5%),水质达标率为98.2%。七星关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769.8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6.12%;绿地面积1554.74公顷,绿地率达到30.53%。被评为“贵州省绿化模范县”和“贵州省森林城市”,毕节国家森林公园拱拢坪景区荣获“中国森林氧吧”称号。七星关园林城市建设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园林与城市和谐统一的良性发展道路,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园林城市“踏歌而来”。 

  生态宜居 家园“美”起来 

  众手播绿,植出绿色美好家园。近年来,七星关区按照生态宜居定位,逐步把自然生态、绿色活力等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努力打造依山傍水、绿意盎然的居民生活圈,让百姓看得见山水、听得见鸟鸣、闻得到花香。 

  漫步南山公园鸟语花香、远眺德溪公园满目葱茏、看拱拢坪景区织就绿色地毯……年年赏好景、步步芳草香的绿色环境,给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带来舒爽惬意的美好心情。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生态空间、市民的活动空间、城市的特色空间,是提升城市价值的最好途径。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七星关区以绿为底,开展了“以河带岸依山建园,修复生态增加绿地”的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利用层峦叠嶂的山地特色,建设以生态优先的节约型绿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为了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让城市更宜居,七星关区修建了南山、纱帽山、北镇关等山体公园及同心城市公园、人民公园、德溪湿地公园等综合公园。数据显示,七星关区公园面积达630.3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606.7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67平方米。12个公园不断扩张七星关区的“绿色版图”,越来越多市民走出家门,畅享园林生活。 

  园林绿化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为了提高城市绿地率,七星关区还加大城市道路绿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成了杜鹃路、深圳路东兴路、草海大道等32条道路和中心城区主次干道77条道路的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七星关区以生态平衡为导向、生物多样性为基础,将常绿树木与落叶树木、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乔灌草花合理搭配,形成配置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植物群落。同时,引种外地园林植物、花卉、观赏植物,在城区分流岛、花箱护栏栽种四季海棠、菊花、鸡冠花等,使新老城区绿化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一条条极具个性的绿色大道纵横交错,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的森林绿化网络已成为现实。 

  人文滋养 百姓“乐”起来 

  绿色生态的城市公园让城镇居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不断丰富的城镇文化载体则培育了城镇浓厚的人文氛围。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大地,勤劳的七星关人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我们不仅可以在图书馆看书,还能到科技馆、博物馆学习课外知识。”走进七星关区图书馆,来自区实验小学的林萧正在翻阅书籍,多元的文化设施不断丰富着他的课余生活。 

  为增强民生服务功能,让广大群众共享建设成果。七星关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了七星关区博物馆、体育中心、美术馆、会展中心、地下综合管廊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公共厕所、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社会停车位,维修维护城市道路等,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如果说山水绿色赋予毕节以灵性,那么特色文化则给予七星关区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七星关区历史文化厚重,红色文化内涵丰富,是与娄山关、胜景关并称贵州三大名关的历史名关,辖区内有“路氏翰林山庄”、青场老鸦洞旧石器时代遗址、七星关古遗址等历史遗迹遗址,有“三省红都”之称。 

  在提升城市建设文化软实力方面,七星关区强化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然遗产管理,修缮和保护了大屯土司庄园、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并积极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加快对历史文化景点和民族文化村寨的开发建设和修缮,保护景点、文物和古树,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同时,通过巧打长寿之乡、古茶树之乡、三省红都等“文化名片”,加速推进大生态、大文化、大旅游融合发展,实现现代建设与生态文化、历史风貌相得益彰,现代城市与历史遗迹有机统一。 

  漫步倒天河畔赏花逐绿、聆听公园内鸟鸣啁啁、品尝农家果园蔬果甜香,“绿色”已融入七星关人的生活。 

  “创园”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长期工程,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视“绿色”为生命线的七星关人,将持续优化生态,不断续写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篇章。(供稿:李金苗 核稿:李映雪) 


责任编辑:蒋敦萍
打印】【关闭】【收藏此文章

联系地址:毕节市行政办公中心9楼西0922 咨询电话:0857-8630030 咨询QQ:1509077332 邮编:551700
Copyright 毕节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毕节试验区网 黔ICP备 050004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