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文明网 > 文明城市

海雀:35年谋一场“振翅蝶变”

发布时间:2020-09-29   来源:毕节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森林覆盖率不足5%,8000亩地养不活全村168户73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3元……35年前,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曾因“苦甲天下”而惊动中南海。 

  森林覆盖率跃升至77.21%,1780亩地养富了全村260户995人,人均纯收入增至16200元……如今,海雀村因“林茂民丰”而闻名全国。 

  30多年过去,贫困已经成为海雀的过去和少数人的记忆。 

   

  海雀村新貌。记者 李学友 摄 

  大步向前走,不忘来时路。 

  进入海雀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复原区。在这里,有上世纪80年代海雀人住的杈杈房、茅草房、土墙房,还有3个破损碗的雕塑,讲述着海雀村“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的艰难过往。 

  在1200平方米的海雀展览馆,一张张照片和文字资料,记录着曾经的海雀村生态环境恶劣,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历史。 

  历史触目惊心,现实令人欣喜。 

  走过复原区,踏出展览馆,站在海雀村村委会门口的广场。放眼望去,远处,万亩林海看不到边际;近处,白墙青瓦的民居掩映在绿林中,俨然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生动画卷。 

  作为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发祥地”,海雀的巨变,得益于各级的大力帮扶,也是老支书文朝荣带领海雀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艰苦奋斗的结果。 

   

  海雀大道。记者 李学友 摄 

  种下万亩林:绿了荒山富了民 

  “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里粮荒荒。”这是20世纪80年代海雀村的真实写照,因为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广种薄收,老百姓在地里辛苦刨一年,粮食也不够吃。 

  为了让老百姓吃饱饭,时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的文朝荣决定带领大家种树,绝地突围。 

  “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能多打粮。”因为认准了这个理,从1987年到1989年,文朝荣带领全村人忍饥挨饿,艰苦奋斗,3年时间种下了万余亩的华山松和马尾松。 

  “从种下树开始,日子就慢慢变好了,每年一亩林地有240元的退耕还林补助。”曾经在老支书文朝荣的动员下拿出自家近10亩地参与植树造林、2014年从老支书手中接过护林重任的王光德告诉记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文朝荣带领老百姓种下的苗木长大成林,不仅涵养了海雀村的生态,也成了海雀人的绿色银行。 

  海雀村的植树造林精神得到了国家绿化委员会的高度评价,1995年海雀村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2014年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2014年,文朝荣被中组部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4年2月11日,文朝荣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2岁。2015年,文朝荣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斯人已逝,青山作证。 

  据统计,目前,海雀村共有林地13700亩,林木价值达8000万元以上,群众每年可获得退耕还林补助款24.8万元。 

  享受到了植树造林带来的红利,海雀人早已将爱树、护林的意识深藏于心。为了保护好全村人历尽千辛万苦种下的林木,海雀村组建了护林队,由王光德担任队长,带领大家执行巡山任务,防止有牲口走进林子,制止乱砍乱伐,发现树木有病虫害及时上报,及时消除深林火灾隐患。 

  如今,每天巡山,已经成了王光德和10名护林员心中的头等大事。一天两趟,雷打不动。 

   

  护林员王光德巡山。记者 李学友 摄 

  每天早上8点,王光德和其他护林员一起,背起背包、拿起镰刀准时出门巡山。 

  “早上8点巡到12点,下午2点巡到6、7点,每天都要做好巡山记录,每月向乡林业站上报一次。“王光德说,”保护这片林,大家都很用心。因为如果没有文老支书带领大家种下这些树,海雀也不会是今天的海雀。” 

  三大产业齐发力:脱贫致富路子宽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如今,海雀村上万亩的松林,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生态效益,还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国储林补助每5年发一次,全村260户户平均增收2万元;依托贵州省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46户贫困户每户每年能增收1350元。”海雀村村支书文正友说,林木能带来经济收入,但也不能只靠这一项,还得发展其他产业。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依托财政扶贫资金,海雀村发展了三大主导产业——养蛋鸡,种香菇,种苹果。有了这三大产业,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老百姓致富也有了支柱。 

   

  赫章县汉阳街道民族服饰加工车间,员工在生产服饰。记者 李学友 摄 

  引进企业,发展矮化苹果种植500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切实增加群众收入。2018年,47户农户每户领到了1440元的分红。 

  引进企业,建起了规模为20万羽的蛋鸡养殖场。“村社一体”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用扶贫资金入股,每年可分红20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贫困户也可以参与分红。2017年12月,84户贫困户每户分到了2727元。 

  除了分红,蛋鸡养殖场还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据养鸡场负责人介绍,目前,养殖场有蛋鸡5万羽,长期在里面务工的工人有9个。加上临时工,养鸡场可以吸纳20个人就业,月工资2500元至3500元不等。 

  9月24日下午3点,蛋鸡养殖场的厂房内,村民张明会正忙着捡蛋、装箱。 

  “一天捡5个小时,可以捡50多箱,每个月有3000元工资。工作时间不长,离家又近,比在外面打工好太多了。”曾经常年在外打工的张明会笑着说。 

  在村里的蛋鸡养殖场就业的好处显而易见,在香菇基地务工同样如此。 

  在香菇基地技术人员苏小明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正在大棚里给菌棒打水的李伍英。 

  说起在香菇基地务工的感受,从未出门打过工的李伍英说:“10块钱一个小时,一天做9到10个小时,比种庄稼好得多。” 

  据介绍,海雀村有香菇种植大棚30个,占地56亩。2018年,19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400元。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就业机会。 

  苏小明告诉记者,种香菇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长期在大棚里务工的老百姓有20个,多的时候有四、五十个,工资都是按每小时10元算,采菇的时候,很多人一天有200元的收入,最多的一个一天的工钱达到了400元。 

  产业越多,百姓越富。为了拓宽老百姓的增收渠道,海雀村“两委”还大胆尝试,在医药公司的支持下,拿出125亩地试种了17种中药材。 

  “试种下来有3种是很成功的,接下来,我们准备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重楼、摇钱树等中药材,让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关于产业发展,文正友还有新打算。 

  党性教育基地:引领海雀谱新篇 

  “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像文朝荣老支书一样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带领老百姓改变贫困面貌……”9月24日下午,一场党性教育培训正在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举行。 

  党性教育培训班之所以在这里举行,源于2019年10月海雀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正式成为省委组织部备案管理的5家省级党性教育基地之一,承担着面向全省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职责。 

  在省委、市委各级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海雀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充分依托海雀村现有设施与资源,积极推进基地各项软硬件建设。 

  目前,海雀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完成了复原区、幸运树、生命树、发祥树、纪念林、丰收林、巡山路等15个室外教学点建设,改造了文朝荣故居、文朝荣墓地、陈列馆、政治生活馆、多媒体教室、讨论室。围绕文朝荣30多年带领海雀人民把“苦甲天下”的穷村子带上“林茂粮丰”的艰苦奋斗事迹,依托市委党校、贵州工程技术学院等市、县师资力量,开发了《文朝荣工作方法及实践》等10余门专题理论教学课程、《我的父亲文朝荣》等4门访谈教学课程、《文朝荣》电影和话剧等影视教学课程、《党旗下的誓言》《初心不改、奋勇前行》等微党课、《初心铸魂、使命筑梦》情景教学课程和15个室外教学点解说课程,形成了1至5天时长不等的特色理论与实践课程,基本能满足各类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的需要。 

  2020年5月11日,第一期党性教育培训班在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举行,截至9月21日,共培训省委党校第55期厅级干部进修班、省委党校中青一班、市委党校第一、二期乡镇党委书记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等34个班次,培训学员1644余人次。 

  成为省级党性教育基地的海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满足前来培训的学员住宿需求,基地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管理模式,发动老百姓开办民宿,用房子入股,由公司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形象标识、统一接待用品、统一宣传营销、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管理培训、统一评分定级、统一提取收益,让党性教育培训顺利开展的同时,带动老百姓稳步增收。 

  “一个床位一天50元,从5月份开始,最多隔一两天就有人来住,8个床位到现在有11000元左右的收入了。”算起收入账,张才美笑得合不拢嘴,“卫生间是公司装修的,床和床上用品也是公司提供的,我们只需要打扫一下卫生,相当于租房子给他们,稳赚不赔。” 

  据统计,目前,海雀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实现培训收入137万余元,其中开办民宿的14家老百姓可分红14.331万元,海雀村合作社可增收6.87万元,群众在基地食堂就业的工资收入达10万余元。 

  文朝荣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再立新功、永放光芒的同时,也引领着海雀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记者 李玲 张律 李学友) 


责任编辑:蒋敦萍
打印】【关闭】【收藏此文章

联系地址:毕节市行政办公中心9楼西0922 咨询电话:0857-8630030 咨询QQ:1509077332 邮编:551700
Copyright 毕节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毕节试验区网 黔ICP备 050004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