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文明网 > 文明城市

织金县:用好人才“引擎” 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10-22   来源:织金县文明办   
选择文字大小  
  

  近年来,织金县紧紧围绕市委“113攻坚战”和建设“七个织金”总体布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完善人才服务机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坚持需求导向,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坚持需求导向,按照缺什么人引进什么人的原则。该县紧扣全县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实际需求出发,聚焦“产业脱贫、教育脱贫、医疗脱贫”,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专项引才行动”,精准引进一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等高层次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急需紧缺的优秀人才。

  结合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制定了《织金县人才引进与跟踪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织金县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和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创新型人才。目前,织金县共引进医生、教师、农技人才等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174名。

  坚持精心培育,提升人才服务能力

  以抓好“贵州省竹荪产业人才基地建设”和“贵州省皂角种植管护及品种改良人才基地”建设为契机,以人才培育工程为抓手,集聚竹荪、皂角产业方面高端人才赴织开展技术创新、转化科研成果,培育一批骨干专家、产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推荐优秀人才作为“西部之光”“甲秀之光”人选,培养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业务骨干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

  积极争取博士服务团到织金县开展博士后科技服务基层活动,紧紧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组织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学习广州花都区先进经验和技术。今年以来,花都区选派到织金县挂职或交流学习的教育、医疗人才17人;织金县选派到花都区挂职或跟岗学习的教育、医疗人才18人。

  坚持统筹调度,提高人才服务效应

  为充分发挥人才服务脱贫攻坚作用,根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情况,以茶叶、食用菌(竹荪)、辣椒、牛羊、生态家禽等十二类农业特色产业为重点,整合县、乡、村三级农业专业人才资源,按照主导产业情况组建了12个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共计237人。从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中选派了214名农技人才按照“1+1”结对服务模式与全县561个剩余贫困人口的重点村(社区)结成服务对子,提供“点上”基础性的技术服务;根据33个乡(镇、街道)主导产业情况,整合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以及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等99名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成立了33个乡镇产业扶贫技术小分队,每个技术小分队由3名专家组成。由产业专家小分队,开展“面上”专业性的巡回指导服务。

  同时,建立专家服务工作台账,实行“周调度、月汇总”加强对联系服务村的专家、乡镇小分队和县专家团队服务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要求服务专家每半月至少主动联系服务或实地指导1次,对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由县逐级上报市、省协调其他专家帮助解决,对服务次数未达到要求的,提醒服务专家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并在全县范围内对服务专家进行通报批评。截至目前,全县技术人员共开展种植、养殖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6500余次,解决技术难题4250余个,覆盖群众45000余人。

  坚持严管厚爱,优化人才服务机制

  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扎实开展好工作实绩讲评与年度考核工作,由用人单位和县委组织部分别为引进人才建立实绩档案,对引进人才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价,将季度讲评及年度考核结果作为引进人才职务晋升、兑现生活补贴、实施奖励的依据。对工作开展不力、作用发挥不佳、群众口碑不好的专家人才,坚决按程序进行调整。对工作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按干部管理权限采取谈话提醒、通报批评等方式加强教育管理,情节严重的进行组织处理。

  同时,对作用发挥较好的引进人才,按照市、县有关规定,明确在发放生活补贴、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居留和出入境、医疗待遇、科研服务、创业培训、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和文化体育等方面享受相应优惠政策待遇和服务。目前,织金县共兑现引进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109.5万元。(黄 静)


责任编辑:蒋敦萍
打印】【关闭】【收藏此文章

联系地址:毕节市行政办公中心9楼西0922 咨询电话:0857-8630030 咨询QQ:1509077332 邮编:551700
Copyright 毕节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毕节试验区网 黔ICP备 050004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