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文明网 > 文明城市

大方县谋划“早”种得“巧” 产业发展掀热潮

发布时间:2020-11-25   来源:大方县文明办   
选择文字大小  
  

  连日来,在大方县兴隆乡狮子村村集体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挖沟、摆蒜、盖蒜……井然有序地种植小蒜,一派繁忙的景象。

  这样的场景,正在大方各地轮番上演,秋冬接茬种植正有序推进。

  近年来,大方县依托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产业基础等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不同季节,有效利用种植空档期,针对性地选择蔬菜种植,把闲置的农田充分利用起来,助民增收。

  谋划“早” 冬无闲田满庭芳

  “辣椒收完后,为确保群众增收不断档,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选择群众易接受、产量高、价格稳、见效快的小蒜产业,着力打造500亩秋冬种示范基地。”兴隆乡狮子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陶磊介绍。

  “一年四季,只要农忙,驻村工作队的队员就给我们送来贴心的服务,不但提供技术保障,还到地里帮我们的忙。有了他们,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日子也越来越好了。”看着驻村工作队队员忙碌的身影,狮子村村民项奇深有感触地说。

  为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大方县充分利用“云龙山广播电台”“村寨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等,重点宣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保险及赔付政策知识,并及时发布天气变化等信息,确保群众根据天气状况合理安排收割种植。

  同时,该县提前做好农机预定、保养、抢修等工作,组织农业技术人员送“技”上门,深入田间地头,把科学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确保群众懂得种、种得好,为群众增收致富上一份“双保险”。

  “我们年纪大了,不方便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业,一天有80元的收入,既能料理家里的田地,又能补贴家用,减轻子女们的负担,现在的生活和以前大不一样了。”鼎新乡长丰村村民陈合秀识字不多,心里却有一本明白账。

  种得“巧” 一地多收鼓腰包

  “我们要尽自己所能,既帮助村民解决长远的发展问题,也要帮助他们化解燃眉之急。”黄泥塘镇化理村党支部书记高德先说,“收完烤烟,我们村集体合作社就及时组织村民翻犁土地,巧借田地‘空闲时间’,引导群众种植蔬菜。”

  在凤山乡银川村的“党员责任田”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落实党员帮扶责任,主动认领“责任田”,争分夺秒地与群众开展田间劳动,借田地空档期,因地制宜,第一时间补种蔬菜等农作物,使一地多收,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按照村务共商、规划共谋、资源共享、产业共建、矛盾共调的原则,银川村与店子社区、杉坪村等4个村(社区)组建成立联村党委,实现抱团发展。”凤山乡副乡长、银川村党总支书记杨天啸说,“我们先后成立天星桥、啰嘟、五营盘3个产业党支部,划分党员责任田35块,扎实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据悉,大方县探索在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行政村之间组建联村党委6个,在村民小组建立党支部112个、在自然村寨建立党支部83个、在产业链建立党支部20个、在合作社建立党支部37个,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积极将党组织的组织力转化为生产力。

  为了育强经济组织,大方县围绕“谁来领办、领办谁、用什么领办、怎么领办”的思路,研究出台《大方县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准则(试行)》《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发展猕猴桃产业管理办法(试行)》《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发展牛产业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全面推进党支部领办村级集体合作社。

  目前,大方县注册成立党支部领办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286个、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76个,实现100%的村组建村集体合作社、100%贫困户加入村集体合作社。(张弘弢)


责任编辑:蒋敦萍
打印】【关闭】【收藏此文章

联系地址:毕节市行政办公中心9楼西0922 咨询电话:0857-8630030 咨询QQ:1509077332 邮编:551700
Copyright 毕节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毕节试验区网 黔ICP备 05000423 号